顶部右侧
顶部左侧
当前位置:首页 > 艺术创作 > 正文

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例子

cysgjj 发布于2024-08-25 09:28:42 艺术创作 10 次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分类依据?
  2. 什么地再现?

再现艺术与表现艺术的分类依据?

分类依据:艺术形象的表现方式。

再现艺术指将客观社会生活中的人物和事物真实地再现在作品中的艺术。所谓“再现性”是指物体艺术、地景艺术、装置艺术,具有客观的再现性或直呈性,是随手拿来的实物。直白讲就是侧重写实

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表现艺术侧重于对内部主观世界的表现,通过内部主观世界间接或曲折地表达外部客观世界的艺术理论,艺术创作统称为表现论及表现性艺术。通俗的说就是侧重内心对外界的加工表达。

什么地再现?

在舞台上艺术地再现

现实题材的话剧作品创作中,一个公认的难点就是如何在舞台上平衡艺术与生活。极致的写实,容易流于平淡,而过于追求艺术表现,却又可能造成观众的疏离感。近日,一部小剧场话剧《刘真来啦》因其真实展现生活、追求细腻表达的诚意,打动了京城的观众。在一个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剧中所反映的现象,也值得我们深思。

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刘真来啦》讲述的是一个退休女干部杜老太太与保姆刘真之间由嫌弃到亲密的日常琐事,通过杜老太太的日记串联起一个个爆笑、感动、唏嘘的生活片段,让观众在捧腹之余,陷入深深思索——对于进入晚年的父母,我们是否错过了什么?

剧中的杜老太太寡居、抠门、脾气古怪、心口不一。因为孤独,她收养了十几只流浪猫,把猫当亲人,跟猫说话;她逛菜市场,买豆腐喜欢买“边儿”,因为靠边的豆腐块比中间的大;她不喜欢楼下跳广场舞的老太太,因为她们聚在一起就是比谁家孩子嫁得好、谁家孙子更聪明;她盼着子女回家,可女儿一回来,就围绕催婚、催生的话题一言不合就吵吵;她以各种理由辞退了一个又一个保姆,其实是希望获得女儿的更多关注……

这一系列故事看下来,我们不得不感慨,编剧对生活的观察是多么细致入微,对生活的提炼是多么精准。即使对于生死这样沉重的话题,编剧也做到了举重若轻,用轻松幽默的手法,在老人与保姆之间的情感依靠中,挖掘安定和温暖的力量。

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例子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这部戏的切入点也很独特,它没有直面空巢老人的伤感,也没有谴责儿女的不孝,而是从侧面入手,表现善良开朗的保姆给老人空虚晚年带来的欢笑和充实,把老人从封闭的世界中解放出来。它试图告诉每个子女,在父母不断老去的路上,我们能做什么,不要等到一切都来不及了,才抹着眼泪悔恨“子欲养而亲不待”。

整部戏看下来,观众感受不到强烈的戏剧冲突,也没有过度的艺术渲染,多是生活中的鸡毛蒜皮。因为是小剧场话剧,演员表演也恰如其分,观众就像身处杜老太太家的客厅,如客人一般看着老太太和保姆之间的闲聊和斗嘴。但看似波澜不惊、平静如水的细节,却往往在不经意间直接闯入观众心底,引起共鸣。

剧中最打动我的,是杜老太太和刘真回忆起自己初恋的那一段,杜老太太脸上露出久违的甜蜜微笑,像小女生一般的羞涩,触动到观众最脆弱的神经——原来,我们的父母也那样年轻过。

这部话剧也在提醒我们,最后的这段路,请牵起父母的手,陪他们一起走。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艺术创作 表现 再现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查看更多有关于 的文章。

转载请注明来源:http://www.58pou.com/post/54926.html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最新文章
热门文章
随机图文
    此处不必修改,程序自动调用!
最新留言